向快遞外賣包裝宣戰 “綠色物流”加速推進
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快遞外賣行業,產生了大量包裝垃圾。如何減少包裝、推進“綠色物流”,主要物流平臺和快遞公司都在積極解答這道“必答題”。
國家郵政局的統計顯示,2017年我國快遞包裹量突破400億件。2018年以來,行業還在以近30%的速度增長。以外賣為代表的即時配送行業,2018年訂單量預計突破100億單。兩者加起來,產生的塑料袋、編織袋和紙箱等包裝垃圾十分驚人。
對此,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《快遞暫行條例》明確提出,鼓勵快遞企業使用環保包裝材料、回收快件包裝材料。國內的快遞外賣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,以實際措施推進“綠色物流”。
——運用信息技術,從源頭減少污染。來自中通快遞的信息顯示,目前中通全網的電子面單使用率超過94%,與傳統面單相比,電子面單從四聯變成兩聯,面單尺寸也有所減小。“中通目前日均業務量超2000萬件,電子面單使用率每提高一個點,背后的減耗數字十分可觀。”
智慧物流平臺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說,綠色物流不是簡單地換幾輛電動車,而需要全鏈路、全行業努力。菜鳥的計劃是,通過開放綠色技術,到2020年幫助所有包裹用上環保面單。通過智能路由優化包裹里程,減少30%的配送距離。
——使用環保和可回收包裝,加強循環利用。來自申通快遞的信息顯示,2017年申通在江浙滬皖各網點及轉運中心全面啟用環保袋,替代過去的一次性編織袋。目前,日均有28萬只環保袋在申通全網循環使用。申通的測算顯示,一只一次性編織袋,使用成本約1元/次,而環保袋約0.6元/次,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。
今年2月,數千個循環箱率先在杭州上崗。從菜鳥倉到全國零售小店的配送,循環箱替代了傳統紙箱。菜鳥表示,今年雙11期間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等10個主要城市,將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。
——通過經濟激勵,讓“綠色物流”成為習慣和自覺。中通快遞河北任丘網點負責人張宗軍自主研發的新型快遞轉運袋,去年8月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“以往網點用的集包轉運編織袋,破損率很高,且人工操作成本大。新型轉運袋雖然單價高一些,但使用時間長,算下來反而便宜。”張宗軍說,目前這種轉運袋在河北、北京等地的10余家中通網點開始使用。
外賣平臺餓了么去年9月上線“無需餐具”功能。餓了么稱,這一功能已獲500多萬消費者響應,累積節省3000萬套一次性餐具。家住北京朝陽區的鄭先生因多次點單沒要餐具,被平臺免去全年的外賣費用。
“通過激勵普通市民參與,使得綠色物流、綠色消費成為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力量。”菜鳥網絡表示,無論天貓淘寶,還是盒馬和餓了么,未來的新零售物流,只有“綠”才能贏
5月21日,國內知名電商智庫-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《2017年度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》,該報告對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進行詳細的梳理,對行業發展現狀、商業模式、投融資概況、發展趨勢進行研究。涉及的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及服務商主要有:1)出口跨境B2B平臺:TOOCLE3.0(生意寶)、阿里巴巴國際站、環球資源、焦點科技、聚貿、外貿公社、敦煌網、大龍網等;2)出口跨境B2C平臺:全球速賣通、亞馬遜、eBay、wish、蘭亭集勢、米蘭網、DX、跨境通、環球易購、有棵樹、傲基電商、小笨鳥、海翼股份、新華錦、百事泰、執御、通拓科技、價之鏈、跨境翼、賽維電商、愛淘城、前海帕拓遜等;3)第三方服務商平臺:一達通、易單網、世貿通、paypal、四海商舟、飛書互動、卓志供應鏈、遞四方、出口易、PingPong金融、匯通天下、飛鳥國際、Moneybooker、MoneyGram、中國銀行、中國平安、中國郵政、UPS、TNT、順豐、DHL、FedEx、大麥電商、外運發展、俄速通、海歡網等。
相關閱讀
- “綠色物流”向快遞外賣包裝宣戰
- 杭州市民建議生產可循環使用的包裝箱
- 阿里推綠色物流2020計劃全換環保包裝
- 吳曉波支招:物流包裝交由專業平臺負責
- 上海外賣送餐紙質餐具替代塑料袋
- 《快遞暫行條例》5月1日起正式施行
上一篇:學校+書店渠道活力新源泉
下一篇:2018北京書市落幕 凸顯五大亮點
- 昆山供應雙面膠帶01-08
- 惠普Photosmart D7268——打印機01-08
- 人物丨楊正華重視數字印刷行業底層邏輯06-02
- 紙價瘋狂引大量資金涌入,江西造紙業面臨產能過剩危機06-02
- 雜交稻“印刷播種機”驚艷現世 袁隆平院士也豎起大拇指06-02
- 深挖個性化包裝價值洼地06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