滬滇幫扶結出云南漾濞“三大”碩果
一條長江水連著兩地人,一條援建路連通兩地情,今年初,上海崇明區政府與漾濞縣結成幫扶關系。自與上海崇明區政府簽訂扶貧協作協議以來,漾濞縣密切聯系縣情,搶抓機遇,積極組織規劃滬滇扶貧協作項目。2017年上海崇明區共幫扶漾濞縣援助資金1012.8萬元,著力幫助實施新農村建設、產業發展、人才支撐等項目建設。漾濞借助滬滇項目的實施,掀起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熱潮,取得顯著成效,結出漾濞新農村建設、產業發展、人才保障“三大”碩果。
整村幫扶 改變貧困鄉村面貌
根據《上海崇明區人民政府和漾濞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2017年度扶貧協作協議》圍繞群眾最關心、受宜最直接、要求最迫切的問題展開幫扶,上海崇明區將幫扶資金重點投向漾濞縣貧困鄉村,切實解決貧困鄉村生產生活困難問題。先后投入608.6萬元,對平坡鎮石坪村、向陽村,富恒鄉長壽村,漾江鎮金盞村三廠局自然村(直過民族),因自然基礎條件差,基礎設施落后,交通不便等3個村和1個直過民族自然村實施整村提升工程。
漾濞縣在實施滬滇協作扶貧示范村建設中,聯系縣情,采取上海援滇資金+整合部門扶貧資金+群眾自籌資金的方式,著力推進整村建設。截止目前,平坡鎮石坪村、向陽村,富恒鄉長壽村的基礎設施綜合提升工程已完成,漾江鎮金盞村三廠局自然村基礎設施綜合提升工程已開工建設。
通過項目的實施,上述村,有效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、農業生產條件和環境質量,極大提高了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,并逐漸形成社會穩定、生活進步、經濟發展、鄉風文明,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新農村新格局。
產業幫扶 保障貧困群眾增收
針對漾濞土地資源豐富,森林覆蓋率達81%,高山冷涼濕潤,低谷溫熱干燥,有著廣大的牧場資源、水資源、林地寬廣等適宜種養業發展的實際,上海崇明區與漾濞滬滇幫扶協作協議明確,側重加大幫扶貧困群眾種植業、養殖業力度,按照“一縣一規、一鄉一產、一村一品、一組一專、一戶一策、一山一特、一人一技”原則,因地制宜著力扶持貧困群眾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,取得成功,有效保障貧困群眾增收。
為確保幫扶成效,漾濞將援助資金的60%重點投入貧困群眾生豬、肉牛、弓魚、土雞等養殖和林下中藥材等產業發展項目,使援助資金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最大化效益。在具體實施中,漾濞把援建資金以“黨支部+企業+合作社+貧困戶+基地”的形式,貧困戶把援助資金以入股形式投入企業和合作社,與企業、合作社簽訂協議,保障貧困群眾增收和產業發展。一年來,通過與境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、天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象山村臘排骨餐飲有限公司,和志方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光良生豬養殖合作社等社會信譽度好,有實力的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合作,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貧困群眾產業的發展。
如扶持平坡鎮天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萬元,公司通過發展魔芋、辣椒種植等產業,帶動當地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;扶持平坡鎮平坡街勸橋河弓魚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30萬元,合作社通過弓魚養殖帶動當地4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。與此同時,由此帶來的勞務收入,入股保底分紅等,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并致富。此外,為了實現幫扶成效最大化,實現貧困群眾持續增收,漾濞聯系縣情,成立白蕎村、河西村、石鐘村、白章村、順濞村、蛇馬村、黑馬村、菜白村等8個貧困村產業互助社。
通過滬滇扶貧協作產業發展項目的實施,優化了當地產業結構,推動了全縣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能力,先后帶動農戶2177戶農戶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17戶,發展種植魔芋4100畝,天麻、重樓等中藥材1250畝,養殖生豬6000頭、裂腹魚500000尾、肉牛500頭、生態雞100000只,帶動農戶1824戶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33人,吸納勞動力340人,人均增收2500元。
智力幫扶 不讓一個貧困學生因貧輟學
為實現“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”的目標,上海崇明區和漾濞縣按照“精準資助、應助盡助”原則,切實解決漾濞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上學期間費用負擔問題,不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因學返貧、因學致貧,不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,實施教育幫扶機制。
教育幫扶有成效。先后投入資金50萬元,精準扶持漾濞縣一中高部貧困高中學生200人,每生每年補助2500元至2020年,使貧困家庭學生能上大學,有效解決了當地因貧上不起學的問題,為發展教育培養后備人才及各項事業后繼有人奠定了基礎。
多措并舉有成效。漾濞縣根據與上海崇明區的扶貧協作協議,把滬滇幫扶資金分解出一部分,用于教育扶貧,把“教育扶貧”作為“扶貧攻堅”的優先任務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。結合漾濞縣教育扶貧“兩免一補”政策,一方面是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心里疏導機制,解除貧困生的不良心里狀態、清除心里障礙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;一方面是制定定點、定向資助方案,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,如成績突出,熱愛祖國,遵紀守法,誠信品正,勤奮學習而家庭經濟特別困難,孤兒、單親且家庭經濟困難,城鄉低保家庭子女,家庭成員發生重大疾病或家庭遭受重大意外災難,烈士子女、優撫家庭子女,農村獨生子女,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等的學生,優先幫扶。
人才交流有成效。漾濞根據滬滇幫扶協議,先后選派19名干部職工到上海掛職交流學習,鄉科級領導12人,掛職2人,職業技術人員7人。參訓干部系統學習了《領導干部的心理壓力緩解與適應》、《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》、《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》、《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模式創新》、《推進農村精準扶貧的機制創新》、《國情、民生與發展》、《新一屆政府治國理政想思路》、《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休閑旅游》、《科技前沿和現代高原特色農業重點發展》、《農技推廣與農業經營主體培育》、《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》、《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徑依賴和工作方法》、《縣域經濟和城鄉統籌》等,有效提升了干部隊伍素質,為全縣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(完)(熊君 代潔文 楊松霖)
上一篇:巍山縣北街社區服務站獲點贊
下一篇:云南漾濞脫貧大道進深山
- 云南永善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助力文化事業發展01-27
- 云南永善黃華轉作風干實事 干群架起連心橋”01-27
- 云南永善婦聯助高寒山區學生溫暖過冬01-27
- 云南玉溪市江川區第十三屆開漁節啟幕01-27
- 青花瓷、華寧陶……領略云南玉溪獨特的文化氣質01-27
- 云南硯山“保姆式”服務 營造親商安商環境01-27